電影與娛樂市場規模與預測 2025-2031

Movies and Entertainment Market Size and Forecast 2025-2031
電影與娛樂市場規模與預測 2025-2031

I. 定義電影與娛樂產業格局

電影與娛樂市場包含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致力於主要以娛樂為目的的影音內容的創作、製作、發行和放映。這包括劇情片(藝術片和主流大眾電影)、電視節目、音樂錄影帶、串流內容及相關媒體形式。它涉及一個複雜的價值鏈,從劇本開發、選角、拍攝、後期製作(剪輯、視覺效果、音效設計)、行銷,到最後透過各種管道發行,如院線上映、無線電視、有線電視網、家庭影音(實體和數位),以及日益佔主導地位的線上串流平台(SVOD、AVOD、TVOD)。該產業透過電影票銷售、廣告、訂閱費、授權交易、商品銷售以及數位下載/租賃來創造營收。

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不斷演變,受到技術進步、消費者偏好變化、全球文化趨勢和經濟因素的影響。它在全球扮演著重要的文化和經濟角色,僱用了數百萬人並塑造社會敘事。傳統媒體與數位平台的融合是一個決定性的特徵,模糊了電影、電視和線上內容之間的界線,為在這個複雜環境中航行的產業參與者創造了機會和挑戰。

II. 市場規模與成長動能

全球電影與娛樂市場代表著一個重要的經濟部門,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可觀的價值。2024 年,該市場的價值估計高達 1019.7 億美元。展望未來,產業預測預期將持續擴張,預計到 2031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調整後的 1285.2 億美元。此成長軌跡反映了在 2025 年至 2031 年的預測期內,年複合成長率 (CAGR) 為 3.4%。

雖然 3.4% 的年複合成長率與某些高科技產業相比可能顯得溫和,但它標誌著一個龐大且成熟的產業內的穩定且實質性的成長。這相當於在預測期內絕對成長超過 265 億美元。這種持續的擴張是由多種因素驅動的,例如全球對娛樂內容的持續需求、使內容更容易取得的數位發行管道的普及、新興市場的成長,以及對高製作價值內容的持續投資。即使在消費模式不斷變化的情況下,該產業的韌性也突顯了其在全球文化和商業中的基本作用。

預計的市場規模突顯了電影和娛樂業務的巨大規模及其持續的經濟重要性。即使是溫和的百分比成長也會帶來顯著的價值增長,表明在這個充滿活力的產業中持續的投資和消費者支出。

序號市場指標數值年份/期間
1預估市場規模 (2024)1019.7 億美元2024
2預測市場規模 (2031)1285.2 億美元2031
3年複合成長率 (CAGR)3.4%2025-2031
4市場成長 (絕對值,約)~265.5 億美元2024-2031
5成長因子 (約)~1.26倍2024-2031

III. 形塑市場的驅動力

幾個關鍵驅動力正在推動電影與娛樂市場的成長和演變。最重要的驅動力是數位串流平台(如 Netflix、Disney+、Amazon Prime Video 等)的指數級崛起。這些平台徹底改變了內容發行和消費方式,透過多種裝置提供龐大的電影、電視節目和原創內容庫的隨選服務。這種可及性顯著擴大了全球觀眾群,並透過訂閱和廣告創造了新的營收來源。技術進步,包括更高解析度的格式(4K、8K)、沉浸式音訊(Dolby Atmos)、CGI 和視覺效果的進步,以及 VR/AR 體驗的潛力,不斷提升觀看體驗,並推動對新內容和升級家庭娛樂系統的需求。

全球化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內容越來越多地跨越國界。國際合拍變得更加普遍,來自不同地區的內容(例如,韓國電視劇、寶萊塢電影)正在尋找全球觀眾,這得益于串流平台的全球覆蓋範圍以及字幕/配音的努力。此外,對系列內容、續集、前傳和電影宇宙的需求為製片廠提供了建立在既有智慧財產權 (IP) 上的可靠營收來源。對高預算製作和複雜行銷活動的持續投資也激發了消費者的興趣和市場成長。

IV. 藝術電影的利基吸引力

藝術電影通常以其對美學創新、複雜敘事、作者驅動的視野和主題深度的關注,而非廣泛的商業吸引力為特徵,構成了電影與娛樂市場中的一個獨特部分。這些電影通常針對利基觀眾、電影愛好者和影展巡迴放映。雖然它們的票房收入可能低於主流大片,但藝術電影在推動創意界限、培養電影人才和探索多元文化視角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通常依賴於獨立製片公司、政府補助、電影基金以及專門從事藝術電影發行的國際發行商的預售資金。藝術電影的成功通常以評論界的讚譽、影展獎項和文化影響力來衡量,而不僅僅是商業指標。

藝術電影的發行管道包括專門的電影院、影展(如坎城、威尼斯、日舞)、專門的串流平台(例如 MUBI、The Criterion Channel)以及大型串流服務中的精選部分。雖然在擁擠的市場中面臨資金籌措和接觸更廣泛觀眾的挑戰,但藝術電影領域仍然具有韌性,受到忠實觀眾群和致力於保護電影多樣性和藝術表達的機構的支持。它在產業內是新聲音和創新敘事的重要孵化器。

V. 大眾電影的主導地位

大眾電影,通常被稱為主流或商業電影,構成全球票房的支柱,並在各種發行窗口推動可觀的營收。此部分包括高預算大片、系列電影(超級英雄電影、動作系列、奇幻史詩)、動畫長片、喜劇、劇情片以及旨在吸引廣泛觀眾的類型片。大型好萊塢製片廠和大型製作公司大量投資於這些電影的開發、製作和行銷,旨在廣泛的院線上映,隨後是利潤豐厚的輔助市場,如家庭娛樂(數位和實體)、電視授權和串流平台交易。此部分的成功通常依賴於明星力量、既有的智慧財產權 (IP)、高製作價值、壯觀的視覺效果和廣泛的行銷活動。

大眾電影的全球吸引力是一個關鍵因素,電影通常為國際觀眾量身定制。系列電影和電影宇宙使製片廠能夠建立長期參與度,並透過多部電影、商品及相關媒體創造營收。雖然製作成本高昂且財務風險巨大,但成功的大眾電影可以產生數十億美元的營收,使該部分成為電影與娛樂市場中許多主要參與者的主要成長和盈利引擎。

序號市場區隔 (類型)描述目標觀眾主要營收驅動力
1藝術電影注重藝術表達、複雜敘事、作者視野。預算較低,通常為獨立製作。利基觀眾、電影愛好者、影展觀眾。影展發行、專門電影院、精選串流、評論界讚譽。
2大眾電影主流商業電影、大片、系列電影、類型片。高預算。廣泛的大眾市場觀眾(國內與國際)。院線票房、串流交易、家庭娛樂、電視授權、商品銷售。
3音樂與影片音樂錄影帶、演唱會電影、音樂紀錄片、短影音內容(通常在線上)。音樂迷、線上影片消費者。串流平台營收 (YouTube, Vevo)、廣告、藝人宣傳、演唱會門票銷售連結。
4電視節目單元劇(劇情、喜劇)、電視電影、實境秀、紀錄片(無線、有線、串流)。因類型/平台而異(廣泛到利基)。廣告、訂閱費(有線/串流)、授權/聯合播出。
5串流原創內容專為串流平台 (SVOD/AVOD) 製作的內容。平台訂閱者、平台針對的特定人口統計群體。訂閱者獲取/留存、平台價值主張、廣告 (AVOD)。

VI. 持續演進的音樂與影片產業

廣泛娛樂市場中的音樂與影片部分包括以音樂藝術家和表演為中心的音樂錄影帶、演唱會電影、音樂紀錄片及相關影音內容的創作和發行。該部分歷史上由 MTV 等電視頻道驅動,現已急劇轉向線上平台,主要是 YouTube、Vevo 和社交媒體頻道(如 TikTok、Instagram Reels)。音樂錄影帶是藝術家和唱片公司的重要宣傳工具,可推動歌曲串流、專輯銷售、演唱會門票購買和藝術家品牌建立。製作價值從低預算的表演片段到精心製作的電影短片不等。此領域的營收產生通常是間接的,與音樂消費增加相關,或直接透過 YouTube 等平台上的廣告收入分成。

演唱會電影和音樂紀錄片為粉絲提供與藝術家更深入的互動,捕捉現場表演或講述藝術家的故事。這些內容透過院線上映、串流平台和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進行發行。短影音平台的崛起也為音樂發現和互動創造了新途徑,通常以包含授權音樂的用戶生成內容為特色。此部分非常活躍,不斷適應新的平台和消費習慣,在音樂產業生態系統和整體娛樂格局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VII. 分析數位營收革命

數位營收來源已從根本上重塑了電影與娛樂市場,成為內容發行和貨幣化的主導力量。訂閱式隨選視訊 (SVOD) 平台,如 Netflix、Disney+、HBO Max (Max) 和 Amazon Prime Video,透過每月或每年的訂閱費產生巨額營收,提供龐大的授權和原創內容庫。廣告式隨選視訊 (AVOD) 服務(如 YouTube、Tubi、Pluto TV)提供由廣告收入支持的免費內容存取。交易式隨選視訊 (TVOD) 允許用戶租賃或購買特定電影或電視節目的數位副本(例如 Apple TV/iTunes、Google Play 電影)。高級隨選視訊 (PVOD) 作為一種模式出現,以高價直接向家庭提供新的院線發行電影,尤其是在電影院受干擾期間。

這些數位管道為消費者提供了無與倫比的便利性、可及性和個人化。對於內容創作者和發行商而言,它們提供了全球覆蓋範圍、關於觀看習慣的寶貴數據以及多樣化的貨幣化模式。向數位化的轉變加劇了內容版權的競爭,推動了對原創製作的大規模投資(「串流戰爭」),並挑戰了傳統的發行窗口(例如院線獨佔期)。管理數位版權、打擊盜版以及處理平台談判是現代娛樂產業中最大化數位營收的關鍵方面。

VIII. 非數位營收來源的韌性

儘管數位平台迅速崛起,非數位營收來源仍然是電影與娛樂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出相當大的韌性。院線放映(電影院票房)仍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營收來源,特別是對於大型商業鉅片而言。在大銀幕上觀看電影的共享沉浸式體驗對觀眾具有獨特的吸引力,成功的院線上映通常會顯著提升電影在後續發行窗口(串流、家庭影音)中的價值。雖然受到疫情和消費者習慣變化的挑戰,全球票房已顯示出復甦跡象,並且仍然是重量級電影的重要發射台。家庭娛樂,包括藍光光碟和 DVD 等實體媒體的銷售和租賃,仍然迎合收藏家和較少依賴串流的人群,產生可觀的營收。

此外,線性電視(無線和有線)授權交易仍然很重要,為播放電影和聯合播出的節目提供了廣泛的覆蓋範圍和可觀的費用。基於受歡迎的電影和娛樂 IP 的商品銷售和授權構成了另一個主要的非數位營收來源,將品牌參與度和盈利能力遠遠擴展到螢幕之外。雖然平衡點持續向數位化轉移,但這些傳統途徑仍然是該產業財務結構和整體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序號營收來源描述平台/管道範例主要模式
1數位 – SVOD訂閱存取內容庫。Netflix, Disney+, Amazon Prime Video, Max訂閱費
2數位 – AVOD由廣告支持的免費存取。YouTube, Tubi, Pluto TV, Freevee廣告營收
3數位 – TVOD/EST租賃或購買特定影片。Apple TV/iTunes, Google Play, Vudu交易費 (租賃/購買)
4非數位 – 院線電影院售票。電影院售票 (票房)
5非數位 – 家庭娛樂 (實體)銷售/租賃 DVD、藍光光碟。零售店、線上零售商單位銷售/租賃費
6非數位 – 線性電視授權廣播公司/有線電視網支付的內容播放費用。無線電視網 (ABC, NBC), 有線頻道 (HBO, AMC)授權費

IX. 大型製片廠與產業集團

全球電影與娛樂市場受到少數幾家大型製片廠和大型媒體集團的顯著影響。像是華特迪士尼公司(擁有華特迪士尼影業、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皮克斯、二十世紀影業、探照燈影業、Disney+)、華納兄弟探索(華納兄弟影業、HBO、Max、DC 工作室)、派拉蒙全球(派拉蒙影業、CBS、Showtime、Paramount+)、索尼公司(索尼影視娛樂,包括哥倫比亞影業、三星影業)以及康卡斯特(環球影業、夢工廠動畫、Peacock)等公司主導著全球內容製作和發行。這些垂直整合的巨頭控制著龐大的智慧財產權庫、廣泛的製作設施、強大的行銷機器,以及越來越多的自有直接面向消費者的串流平台。它們的規模使其能夠資助和製作為全球觀眾設計的高預算商業鉅片和優質電視影集。

這些集團利用其各個部門(電影、電視、串流、主題公園、消費品)之間的協同效應,最大化其內容和系列的價值。它們關於發行策略(院線 vs. 串流)、內容投資和國際擴張的戰略決策,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整體的市場趨勢。透過併購實現的整合進一步集中了這些關鍵參與者的權力,為爭奪觀眾注意力和發行機會的大型製片廠和獨立製片人創造了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

X. 獨立製作與發行

儘管大型集團主導著頭條新聞,但獨立製片公司和發行商在電影與娛樂市場中扮演著至關重要且充滿活力的角色。獨立(「Indie」)電影和娛樂內容通常探索主流製片廠關注範圍之外的故事、主題和藝術風格。這些公司的範圍從製作利基藝術電影的小型精品公司到能夠製作具有獨特聲音且商業上成功的電影的大型獨立製片廠(如 A24、Neon 或某種程度上的獅門影業)。獨立製作的資金通常來自私募股權、向發行商的預售、稅收優惠、補助金和群眾募資的組合。它們通常以較小的預算運作,並專注於創意敘事和獨特的視角。

獨立發行商專門獲取這些電影的版權並進行策略性發行,通常從影展首映開始建立口碑,然後在主要市場進行有限的院線上映和有針對性的數位發行。串流平台已成為獨立發行商日益重要的合作夥伴,為可能難以獲得廣泛院線發行的內容提供了一個全球平台。獨立領域對於發掘新人才(導演、編劇、演員)、促進創新以及為觀眾提供主流產品之外的多樣化電影體驗至關重要。

XI. 區域焦點:北美與歐洲

北美,主要是美國(好萊塢),在製作價值、全球影響力和市場規模方面仍然是全球電影與娛樂市場的中心。它是主要製片廠和集團、廣泛的製作基礎設施以及高度發達的發行和放映網路的所在地。美國國內票房是一個關鍵基準,北美串流媒體採用的趨勢嚴重影響全球策略。加拿大也擁有重要的製作產業,常被美國製片廠利用其人才庫和稅收優惠,同時也擁有自己的國內市場。墨西哥是該地區院線放映和內容消費的主要市場。

歐洲代表著另一個主要市場,其特點是強大的國家電影產業(例如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受到政府資助和文化政策的支持,同時也大量消費國際(主要是美國)內容。歐洲國家擁有健全的院線市場和高串流滲透率。歐盟的影音媒體服務指令等法規影響串流平台的內容配額和投資義務。主要的歐洲媒體公司和強大的獨立領域有助於形成多元化的內容格局。遍布歐洲的影展在推出歐洲和國際電影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序號地區市場重要性主要特徵主要參與者/影響力
1北美領先市場好萊塢主導、大型製片廠、高製作價值、強大的國內市場、串流中心。迪士尼、華納兄弟探索、派拉蒙、康卡斯特、索尼、Netflix、蘋果、亞馬遜。
2歐洲主要市場強大的國家產業、政府支持、高串流滲透率、法規影響力 (EU)。國家廣播公司、大型製片廠(發行)、歐洲媒體集團(Vivendi、Bertelsmann)、影展。
3亞太地區成長最快人口眾多、中產階級崛起、強大的本地產業(中國、印度、韓國、日本)、行動優先消費。中國電影集團、萬達電影、華誼兄弟、阿里影業、索尼(日本)、主要串流業者、寶萊塢、韓流娛樂。
4南美洲成長中市場龐大的潛在觀眾(巴西)、數位通路增加、強大的院線文化。美國主要製片廠(發行)、地方製作獎勵、地區參與者 (Globo)。
5中東與非洲新興市場年輕人口結構、電影院基礎設施投資 (GCC)、地方內容倡議增加 (Nollywood)。美國主要製片廠、地區發行商、政府倡議、付費電視運營商。

XII. 區域焦點:亞太地區與新興市場

亞太地區是全球電影與娛樂市場中成長最快且影響力日益增強的地區。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場(與北美波動),以及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萬達電影控股、華誼兄弟、博納影業集團、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北京光線影業、阿里影業等本地業者主導的龐大國內電影產業。印度的「寶萊塢」和其他地區語言產業在全球生產最多數量的電影,擁有強大的國內追隨者和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韓國以其高品質的電影和電視劇(「韓流」)贏得了全球讚譽,而日本則維持著國內動畫和真人電影的強勁市場。高行動裝置普及率推動了整個地區的數位消費。

以巴西為首的南美洲,由於人口眾多和數位服務普及率提高,呈現出顯著的成長潛力,儘管經濟波動可能影響成長。院線放映仍然很受歡迎。中東和非洲 (MEA) 地區是多元化的。海灣合作委員會 (GCC) 國家正大量投資於電影院基礎設施並吸引國際製作,而非洲,特別是奈及利亞的「諾萊塢」,擁有一個多產的本地電影產業,專注於本地觀眾和僑民,並透過串流平台日益獲得關注。這些新興市場是全球串流服務的關鍵戰場,也是本地內容成長的機會。

XIII. 市場挑戰與未來預測

電影與娛樂市場面臨著幾個持續的挑戰。數位盜版仍然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威脅,侵蝕了所有發行管道的營收。串流服務之間的激烈競爭(「串流戰爭」)導致內容製作成本不斷上升,並在實現盈利和留住訂閱者方面帶來挑戰。關於發行模式的爭論,特別是院線獨佔期和串流發行之間的平衡,持續演變,影響著放映商和製片廠的關係。已開發地區的市場飽和以及在分散的媒體環境中需要不斷創造引人入勝的內容以吸引觀眾注意力,是重大的障礙。確保螢幕上和幕後的多樣性和代表性仍然是重要的產業焦點和挑戰。

未來的預測表明,整體市場將持續溫和成長,主要由數位營收和新興市場的擴張驅動。我們可以預期媒體公司之間會進一步整合。內容創作中的技術創新(劇本寫作、視覺特效中的 AI)和個人化推薦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沉浸式體驗(VR/AR)的發展以及與元宇宙概念的潛在整合可能會為娛樂消費和貨幣化開闢新途徑。平衡全球吸引力與本地內容製作將仍然是在多元化國際市場中航行的主要參與者的關鍵。

XIV. 關於 Pragma Market Research

Pragma Market Research 是一家充滿活力的市場研究和諮詢公司,由在廣泛行業領域擁有專業知識的經驗豐富的分析師組成。我們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富有洞察力的市場情報、戰略建議和全面的數據分析,以有效地駕馭複雜的商業環境。我們的核心關注領域包括但不限於醫療器材、製藥、半導體、機械、資訊和通訊技術、汽車行業、化學品和材料、包裝、食品和飲料以及快速消費品 (FMCG),確保提供針對特定行業挑戰和機遇的客製化研究。

XV. 聯絡資訊

Akshay G.

Pragma Market Research

電話:+1 425 230 0999

電子郵件:sales@pragmamarketresearch.com

網站:www.pragmamarketresearch.com

XVII. 常見問題

電影與娛樂市場包含哪些內容?

此市場涵蓋主要以娛樂為目的之劇情片(藝術片、大眾片)、電視節目、音樂錄影帶、串流內容及相關影音媒體的創作、製作、發行和放映。

預計到 2031 年,電影與娛樂市場的規模將達到多少?

全球電影與娛樂市場預計到 2031 年將達到 1285.2 億美元,從 2024 年估計的 1019.7 億美元成長,2025-2031 年期間的年複合成長率為 3.4%。

此市場的主要內容類型有哪些?

主要的內容部分包括藝術電影(利基、藝術焦點)、大眾電影(主流商業鉅片、系列電影)和音樂與影片(音樂錄影帶、演唱會電影等),以及電視節目和串流原創內容。

電影與娛樂市場的成長動力是什麼?

主要的成長驅動力包括數位串流平台(SVOD、AVOD)的崛起、提升觀看體驗的技術進步、內容的全球化、對系列 IP 的需求以及新興市場的成長。

電影與娛樂產業的主要公司有哪些?

全球領先的參與者包括華特迪士尼公司、華納兄弟探索、派拉蒙全球、索尼公司和康卡斯特(環球)等大型集團。尤其是在亞太地區,存在重要的地區性參與者,例如中國電影集團、萬達電影控股和阿里影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